這是許多家庭可能將面臨的問題:眼見年邁雙親健康不斷亮起紅燈…。而你的父母可能不懂運動,也不知營養。你可能好生氣餒,思索著能為父母做些什麼?
以下是你可以協助父母做的,幫助他們照顧自己:
***態度不可盛氣凌人:你在他們眼中永遠只是個孩子,絕非專業人士。千萬不可對他們說教,顯現不耐煩,那只會帶來反效果。
***以充滿關心的口吻交談:與父母交談,你需要以毫無偏見的方式與他們談話。口氣上要讓他們知道:「我也許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,但我真的很關心你。」。讓他們先接受你。你可以簡單的問問他們,有什麼是自己可以幫上忙的地方。
***自己先身體力行:自己需要先展示對健康福祉的興趣。你可以幫父母買按摩套票,健康飲食餐券,或者邀父母野餐、戶外活動,率先做好對健康生活的示範。
***讓孩子們加入誘導行列:比起痛苦和威脅,快樂更能讓人願意改變。你可以讓孩子們加入。問問你的父母是否可以幫忙帶孩子外出走走;或者讓孩子邀請你的父母參加學校活動。總之,多讓你的父母與孫兒女們在一塊,你會發現父母的笑容多了幾分。
***為他們下載喜歡的音樂做成專輯:有心理學家發現,我們後半生常聽的歌曲,大多來自我們在青春期常聽的歌曲。如果你想動手幫父母下載喜歡的音樂,找他們二十五歲以前(嚴格來說應是12-17歲)常聽的中英文歌曲錯不了,可供他們一邊散步,一邊聆聽。
***適時的卡片與便利貼:如果你想讓你愛的人做出改變,最關鍵的是使他們先做些容易的小事,增加他們以後做更大事的信心。你可以適時送出卡片,即時通訊的貼圖,或冰箱上的便條貼,鼓勵他們從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做起。
***協助將新的行為融入日常生活:提醒你的父母,不斷重複行為直到變成習慣。例如,每週二、四、六晚餐飯後先散步十分鐘,下一週,你可以把步行增加到十二分鐘。
***永遠不要放棄:最初你可能會遇到阻力,但請堅信:改變永遠不會來得太遲。只要你的父母願意開始鍜鍊,即使在極短的時間內也能帶來具體和持久的好處。
進階版
如果你的時間許可,你可以多做以下二件事:
***多陪陪他們:老人家的病痛,根源常常來自孤寂。如果你的時間許可,請多陪同去他們常去的地方,可增加你對年邁父母的瞭解,貼近他們的需求。
***陪他們做義工:「施比受更有福」。如果你的父母行動自如,不妨考慮 與你的父母一同做義工。因為互惠與利他的「給予」行為,會啟動大腦回饋機制,提振我們的心情,化解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