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遇過一個日理萬機的朋友,他提到出國偷得浮生半日閒,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飯店補眠。我當時聽了會心一笑,對照於他,當時的我也常為大小事而忙,沒有獨處片刻。而我最喜歡做的事,便是在國外下榻飯店時,好整以暇讀完一本書。
獨處對我來說,成為極享受的一種樂趣。
但是對許多人,個人休閒活動似乎沒有把「獨處」算入。也許你只是一個有規律工作的上班族,下班以後又盡責扮演父母或子女身分。即使假日的休閒安排,也總是盡心把所有人列入。如果沒有人陪?或許你最多時候要不是黏著手機,要不就是盯著電視,又可能整理家務,採購家庭補給品。
日子會無聊嗎?「當然不會。」,你斬釘截鐵這麼說。
那麼,做這些事會帶給你平靜嗎?「……」,也許你會變得遲疑。
平靜,可以幫助腦波維持在α波水平,它可以讓我們真正放鬆,增強免疫力;平靜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智慧,多了解決事情能力。我們滑手機,看電視,與人聊天,做家事等這些活動,大多讓腦波處於β波,它讓人緊張,形成低免疫力,在β波處久了,便會容易生病。因此刻意讓自己獨處片刻,會像是根準繩,時時提醒自己:「要多愛自己一點」;「自己是值得被愛的」。
每天獨處時,你可以做以下這些事來滋養靈魂:
- 寫日記:千萬不要與facebook, Instagram的貼文混為一談。那是給外人看的“公關日誌”,不代表真正的你。獨處時寫寫日記,那是與自己真誠對話的美好時光。記得在文中多肯定自己。成年以後,很少可以從他人處獲得真心讚美。所以,從自己做起吧!
- 專心聽一首可以放鬆的音樂:不要將它們當成背景音樂,就只是專心聆聽。當你內心起了共鳴,你會泛起無比寧靜,這對你身心是相當好的。
- 獨自一人散步:散步時不要帶手機,頂多帶著狗兒。練習毫無目的,頭腦放空的走著,享受當下片刻。
- 閱讀一篇好文:現代人滑手機多了,久久不識讀書滋味。你可以找一篇好文(紙本書,非手機下載),最好是帶著感情的朗讀,它也是滋養心靈的靈丹妙藥。
- 靜心:是鍜鍊心靈的一種方式。它教你反思內省,當我們靜心愈深,就愈能接收更高宇宙能量,對我們從事日常心智活動,帶來更高的知識與洞見。
獨處時,是與自己相處的美好時光。一個害怕獨處的人,也是個難以面對自己黑暗的人。
請練習獨處吧!獨處片刻就像是車開久了,有時需要踩踩煞車,欣賞窗外風景。當自己獨處片刻多了,反教你在人群看透事理,與人和諧相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