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心態:本文純屬個人觀點,故事真實性非重點,而是反映此事背後的意義……。

聲明:1.本文不鼓勵探索前世,應在今生做好本分。

2.為保障當事人隱私及權利,部分情節已做修飾。

3.請勿擅自移情自己也有當事人前世遭遇。本文再次強調:現下做人為重,其它僅供參考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很多時候,我非靈媒,但有時不情願,也不得不承認─我是靈媒。當個案無法提供對他們俾益的資料,我又剛巧接通宇宙信息之時…。

多數時候,我不希望諮詢朋友把我當靈媒對待。就像玩撲克牌的勝率,並非百分之百命中。在我研究中心的朋友常會好奇探詢他跟某人的前世:「是前世對不起他,所以今生挾怨報復?」;「跟他過去世是什麼關係,為什麼如此喜歡?」

大體上只要涉及像前世這種超維度靈魂轉世的議題,都會讓理性腦人士束手無策,但也絕非該落入感性腦人眼中大放厥詞。

我喜歡持平看待。

因為,每一個靈魂都有緜延不絕的生命故事。每一個靈魂都是我們生命中的老師。

故事女主角初次與我接觸,是透過我的網站信箱。她的表達方式讓我感到不被尊重。不過我的內在聲音說:「她需要你的協助。她的語言表達有限…。」

她,二十出頭,長相清秀卻蒼白,瘦小,髮稍有些凌亂,但還算得上整齊。與女孩見面,她的目光始終無法與我對焦,說話小到幾乎聽不見。當我問起她與父母的相處,才知與母親幾乎沒有往來,與父親相處則是「父親有問才有答」。通常遇到這樣的個案,我推測多半是生命事件簿中發生難過之事,但是這女孩回答的乾脆:「我從幼稚園以後就沒了記憶。」

她的答案著實讓我吃驚。她間接透露從小到大的入學基本表格都是父母代填,她不知父母歲數,也不知母親在哪工作,只知父親是公務員。

她怎麼唸書?沒了記憶的人還能唸到大學。她說都是吊車尾,所以始終“低自信”迄今。再續問有沒有朋友?她低頭不語。

她是家中獨女,從她的衣著看來,家庭經濟應是不錯,只是為何暪著家人偷偷來這兒?我納悶著,如果家人關心她,至少是該在醫院心智科流連的人。

每當我問她問題,她從不說「是」,也不說「不是」,只願意給模擬兩可的答案(似乎這樣回答才能讓她安心)。即便我旁敲側擊請她邀家人前來,她只堅定說那會跟「撞牆」沒兩樣。後來我以能量鑑定,發現唯一能跟她說上幾句話的爸爸,負面能量竟比這女孩還高。這表示,家裡沒人能幫得上這女孩。

我以有限的時間與空間的問話,慢慢拼湊出這女孩的全貌:「獨生女,與父母幾乎零互動,沒有朋友,被後段班大學二一退學,大多數時間投入網路世界,文字語言表達有限,與人互動生疏,孤單,渴望擁有正常人的生活。」

我看著她,了解現在正面對棘手案例:她的問題很多,我的資源卻極其有限,有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!

我從這女孩的大腦中窺見海馬迴(掌管人的記憶與空間所在)的能量狀態異於常人,她有思覺失調症的前趨症狀,嚴重的網路成癮。過去我遇到像這樣的案例,都是家人陪同前來,我也好交代家人如找醫師,吃營養食品,或是做合適的運動之類的…。

但這女孩隻身前來,孤伶伶的,我看著說話也慢,反應也慢,理解也慢,走路也慢,明顯的手眼不協調,完全沒有時間概念的她,只能委婉的說:「妳的大腦生病了,妳活在“沒有時間軸”的空間裡,這是妳比平常人辛苦的原因。」女孩接受我的說法。

她的確是需要找醫師幫忙鑑定病因的,無奈她不肯跟父母說她的事。但慶幸的是,她至少接受我的奉勸,逐漸戒掉網路成癮。不過,離她想要的生活還有很長,很長的路要走…。

這是做一個療癒工作者心中最深沈的無力感─既杯水車薪,又遠水救不了近火。她的思想與精神狀態就像「正常人眼裡的邊緣人;瀕臨思覺失調又還不到」的階段。她是正常人也不是正常人,她是思覺失調也不是思覺失調。從她的眼眸望去,我彷彿看到那對失和的父母,彼此漠不關心,三人各過各的生活。

我在遇到這類棘手無解的案例,只得試著尋求她的本源了解─亦即就人的層面,她是老靈魂,還是年輕的靈魂?

老靈魂遇到的生命課題難度較高,多半習氣過深。年輕靈魂比較會唸書,也許是心性單純,問題難度不算太高。

這女孩處在完全不了解自己的情形下,嚮往的世界與自身情況有極大反差,卻要求自己能過上正常生活,這無異緣木求魚。

女孩的靈魂正在向我求救,她說的一句話卻讓我無言以對:「我就是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,才請妳找問題的。」

「她究竟是老靈魂還是年輕的靈魂?」我追溯著她的本源。

答案是:「第一次轉世為人。」

頓時,我豁然開朗。原來,處理問題的根源不在女孩身上。

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同樣遇著第一次轉世為人的新生靈魂。他是個面貌皎好的漂亮男孩,看到他的人都會忍不住喜歡他。遺憾的是,這男孩不會說話,眼神也同樣不跟人對焦,每當他想表達情緒,嘴裡只會發出像野獸的呼呼聲,但聲音不突兀,也不討人厭。

小男孩因智能發展遲緩,夫妻常為照料孩子生活起爭執。最後,父親拱手讓出養育權。母親為了照顧他,甚至辭去工作。我勸母親:不可以為了男孩放棄自己工作與享受生活的權利,況且男孩已經上啟智學校,這表示白天她可以做自己,但她總是以照顧孩子為由,甘於與社會脫節。在別人眼中,她與男孩相依為命。

我不知道該不該同情這男孩與母親?

當我遇見初次轉世為人的靈魂,我知道,上天將賜予他(她)皎好面容,但可能帶著某些缺陷(註)。他們做人的「配備」也許不全。但這不是重點。重要的是,上天將這樣可愛的孩子置身這樣的家庭,以佛教的觀點,孩子以「人」之化身,來「渡化」家庭成員,主要在協助家人靈性進展,次要才是讓當事人學習做人的本身。

」,常是這類家庭千金最難買的奢侈品。當療癒當事人的“解藥”不在他們手中,這便是療癒工作者內心最深沈、最無力的感慨了。

(註)不一定身心缺陷的人的靈魂皆與初次轉世為人有關。

延伸閱讀:

生命與孤寂:一個孤獨靈魂的故事

當你心中少了愛與有了愛…

正向老靈魂的十大特質

來自亞特蘭提斯的老靈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