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以下節錄自國學大家南懷謹所說>
什麼是宗教?一個簡單明瞭的定義就是:「把思想變成大家的理念,使人信仰,控制人的情緒思維,就是宗教。」 這是我講的宗教定義。
如果把宗教分年齡來講,年輕人講宗教,戀愛就是他的宗教,男的追求女的,女的追求男的;30,40,50歲的中年人,事業就是他的宗教;到了五六十歲, 信仰便成了他的寄託,因為人生到此,常常無可奈何。我常常引用郁達夫的名言:指人活到四五十歲了就像「生死中年兩不堪,生非容易死非甘」,所以回家信上帝,回家信佛。
宗教裡頭的第一個問題是:萬有萬物是誰做主宰?而佛教是唯心、是唯物的。除了我以外,有沒有可以「自利」、「他利」?一切宗教的信仰都是信仰「他利」─他做我們這種,我們不能做他這種。所以究竟是「自利」?「他利」?「唯心」?「唯物」?「有神」?「無神」?這些都是宗教問題。
所以我把「佛」認真的分成三種:「佛教」、「佛學」、「佛法」。
「佛教」是後世把它變成一種宗教,一種教主。「佛學」是後世一般人依佛所說的經典學問,去做思想捏造。「佛法」是跟著佛的一生,是求證生命的根本。「真語者,如語者,不妄語者」,精神即是「求真」,這才是真正的「佛法」。
本文取自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Lne85vhe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