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個朋友來信跟我提到以下:
曾經我有一個要好的朋友,過去我們常無話不談。幾年前,我因故對不起他,從此以後,我們便形同陌路。每每想起,我便痛苦萬分。無法原諒自己,我因為做錯,充滿內疚,也從此塵封我喜愛做的某件事。我不喜歡現在的樣子,想試著走出。請告訴我,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堪?
在這裡,我也想跟朋友們分享我的人生故事。
身為一個靜心工作者,不代表他犯的錯誤比別人少。有時,他的自以為是,反而會帶來更多荒唐事。
我曾經犯過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的事。事件發生當時,我的心瀕臨崩潰,我深刻感受過生命中呼吸的每一口氣所帶來的痛苦……。
有一天,當我出神望著一大片被炙熱陽光曬的眼睛都化不開的花海,我聽到一個聲音說:「Jade,你得許自己一個新的開始。」
「我辦不到,我討厭自己。」我憎恨自己都來不及!
「你得置之死地而後生,丟掉記憶的包袱。唯有走過死亡的低谷,你才能看見生命之美。」
祂說完,我仍然凝神看著那迎風招展的花朵。只是,我突然覺得花朵的面容變得不一樣,笑得似乎更燦爛了。
在悲傷之中,我只任自己看見世界的幽暗,未曾看見世界並未因我而減色─花兒從未因我的懊惱而少開;孩童笑聲也不因我的憎恨而減少;周邊的每個人依然過著自己的生活。唯獨只有我,時間因我啃蝕悲傷而變得幽冥緩慢,我何以無法原諒自己?
每每想著自己的過錯,我便握緊拳頭,心跳加快。
問問你自己:想不想讓日子過得流暢?「想呀!」即使身在痛苦當中,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點頭!
與其選擇逃避,或是擴大版的憎恨,不如選擇心平氣和的面對。將淚水化為汗水,這是我給自己的第一個處方。
事件發生當時,如果你想睡,那就睡吧。在睡眠之中,你的無意識心流自然會療癒你受傷的靈魂。如果你不想睡,那就試著清醒,開始活動吧!做家事、在公園長板凳發呆、快走、慢跑都可以,就是不要讓自己耽溺在悲傷情緒過久。
要能真誠面對自己內在的醜陋,需要莫大的勇氣。我曾經問過自己:「如果事件重來,我會怎麼處理?」;「如果我當初不這麼做,結果是否會更好?」。當個人丟掉世俗看待的價值標準,你會發現“結果”都沒有所謂的對與錯。比方說,如果我當初沒有做錯,我肯定沒有現在的靈性進展;但我因有了現在的靈性進展,也變得無法融入當今就業環境;我的精神層面豐富了,物質層面卻相對簡約。
相同的,我也在許多朋友身上看到:年輕時辭掉工作在家帶孩子,造成中年以後就業困難,但在這背後卻是與孩子情感培養默契的無價之寶;知名主持人鄭弘儀,年輕時揹負債務,卻也因此挫折讓他個性變柔軟,坐穩主持人地位迄今;陳進興殺人付出代價,他的孩子卻也備受矚目而被善心人士帶往美國,如今即將成為傳道牧師,幫助更多的人。
陳進興做錯付出償命的代價,卻對他的孩子造成某種層面的惠澤。(如果他孩子沒有被帶出國,際遇可能是悲慘的)。宇宙神性的安排,似乎對我們揭示:任何事件沒有所謂的對與錯,過程之中,都暗藏等價交換的意義,只是這交換的代價,有時不是發生在自己,而是在周遭的人身上。
當我們由強者「暫時」轉為弱者,這不意味你要依賴,你得時時保持覺醒,清楚知道:此時此刻你正在進行,與正在發生的事。
學習接納內心的脆弱。任何結痂的傷口,都是生命勇士最美的印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