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常把心與身受難的時刻比喻成“練功”。身心受苦沒有不好,你可以把困境當成練功。練功時愈沈住氣,功夫就愈扎實。打個比方:如果說身體是房子,個人靈魂就好比住在房子的主人,它不會永遠待在屋子裡。有一天,房子會被銷毀,靈體則會帶著一身或多或寡的功夫走回天地,走向它下一階段的靈性進展,憑藉的即是住在房子裡的練功程度。
馬丁的故事譲我想起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《當幸福來敲門》。故事男主角歷經一連串不如意,失婚,失業,負債,帶著稚子被迫睡在地鐵廁所……。而馬丁的人生困境似乎比前者更勝一籌。
馬丁從類植物人到後來站上TED 講台告訴我們溝通的藝術,他的人生叫幸運嗎?不,這勵志感人的背後叫人定勝天。人的意志永遠大於命中注定。重點在於個人如何喚起,教它積沙成塔成為強勁永續力,然後迎擊那一次次來自無邊的黑暗與邪惡……。
參考文章:
我們可以把習慣負面思考的人稱為”悲觀主義者”,在遇事的第一時間,總會不自覺往負面想。久而久之,大腦神經迴路即會形成“負面循環”,眼中看出去的世界盡是問題、抱怨、責難、擔心、猜忌與害怕。
與悲觀相反的叫樂觀。
關於樂觀,梅約診所有一個經典的定義:「樂觀就是相信好事終究會發生在你身上,而所有的壞事都只是暫時的困難,總有一天會克服。」
”恢復力因素:發現你的內在力量和克服生命障礙的關鍵因素“一書作者,也是心理學家的凱倫賴維奇(Karen Reivich)說:「面對消極局面,第一步即是採用樂觀的態度接受你不能改變的部分。」
著有“樂觀者力量”的心理學家達娜·萊特曼(Dana Lightman)說,一旦你接受它,你就有兩種選擇:重塑或轉移:享受你擁有的生活……創造你想要的成功。兩者都能幫助你立即感覺更積極。因為它們吸引你的注意力,也讓你的情緒遠離負面。
有時,原始的、過於情緒化的消極因素無法立即消失,在這種情況下,「將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。像觀看有趣的視頻,打電話給朋友或散步。」萊特曼說。
如何對你的負面思考說不,除了轉移注意力,我們還可以做到以下:
**** 留意不期而遇的幸福片刻
我們容易關注那些不怎麼偉大的事情。但是當我們體驗到一些積極的東西 – 比如來自朋友的恭維或經驗美好的一天 – 我們往往傾向忽略它的存在。從此刻起,請盡可能描述你注意到的美好事物,即使你是在和自己說話。當你建立積極詞彙越多,你的大腦就越容易獲得它們,這將有助於提升你的整體情緒和前景。
做法:寫下你的積極與美好經驗。進一步地,將這些寫下的幸福記錄做成小紙籤,放在罐子、盒子或容器中。一旦你感到沮喪,你可以隨意抽取展讀,以協助自己儘快恢復。
****製作肯定語的隨手貼
就像你習慣將待辦事項寫在重要地方,培養自己正面思考也是如此。這些小提醒有助於保持個人積極性融入生活。
做法:寫下你喜歡的勵志名言,微笑的提示(圖片)或者需要感恩的事情。將它們貼在書桌,冰箱,鏡子,車子方向盤上,隨時提醒自己記得。
****多做善事
一項牛津大學在2017年的研究發現,僅僅七天的善舉就能產生可衡量的積極影響。心理學家說,實際上我們越關注其他人,我們在積極性方面就越有效。心理學家咸認為讓人感到快樂最快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就是表達一些善意。
做法:試著做捐款,功德迴向以外的善行。每天可以從真心讚美別人做起。你或許也喜歡主動幫人開門,協助長輩朋友過馬路,將路上障礙物清除,與孩子共讀感人勵志的文章,做點心送給朋友,或者為失意的朋友寫張卡片送上祝福……。
****擁有可以傾訴的朋友
賴維奇說,「負面思考者傾向在困難的情況下孤立自己,這只會產生更多消極的想法」。樂觀者比悲觀者更有可能尋求朋友圈的支持。「你或許不需要擁有許多朋友,但至少要確保當你哭泣時,他(她)就是在那裡。」
做法:給朋友打個電話或發個短訊。
****發自內心的感激
當你誠心誠意對你正在發生的挫折表達感激,這會立即改變你的情緒。感謝自己「在負面情況下吸取的教訓」,這會幫助你擺脫負面的情緒。它的作用是因為我們對事件的解釋比事件本身更能影響我們的情感。
參考文章:感激的力量─利己.利人.利眾生
做法:每天寫下發生在你身上的三件好事 。研究已經發現:這樣的行為同時可以增加快樂,也減少憂鬱症的發生。
資料參考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