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想要一個家,一個溫暖或舒適的地方,首先是為了身體上的溫暖,然後便是情感上的溫暖。

~亨利•大衛•梭羅~

我最親愛的家人呀!當我凝望著你,多麼渴望我們的心能再拉近一些!

她一個人回到家中, 仔細看著客廳那高高低低堆疊有如小山的雜物。她得走的小心,免得有東西滑落砸到自己的腳。空氣中帶著些許霉味,她尋著光線看到蜷縮在角落邊的父親,房間裡的媽媽,另一個房間的哥哥,他們都頭也不抬的沈浸在網路世界裡。媽媽在追劇,爸爸在研究股票,哥哥在打電玩。

這陣子她失業閒賦在家,卻無人聞問,家裡一如往常的死寂、安靜。

她悄悄地拿出剛從巷口買回來熱騰騰的便當,想著方才老闆娘眼中透著溫暖問她:「今天過得好嗎?」,她的眼淚卻不聽使喚的啪噠掉了下來。

這是她們家的尋常景象,家人漠然永遠比不上外人的溫暖打氣。她回家已習慣逕自回房,不想跟家人打招呼。她猜媽媽憂鬱症有好些日子:她看來懶懶的,總睡到中午才起床,也不做飯,更別提整理家務。爸爸前些天看不下去,動手準備丟掉一些瓶瓶罐罐,卻遭媽媽阻止,還把過去怨言全出在這當頭上。後來,爸爸也放棄主權,自己跑來客廳騰出一個角落,他吃在那裡,睡也在那裡。一個家,冷冰冰的,沒了生氣。

「這還能叫家嗎?」她問我。

她會來找我,是因為過去業務工作雖然得心應手,現在卻想轉換做倉儲管理,因為屢投屢敗,跑來問我的意見。而我則是在無意間得知她家裡的情況。從業務到倉儲,這二者差異頗大,要能順利轉換並非易事。我進一步以能量探求,發現這女孩也有憂鬱症。 憂鬱症會使人減弱生命熱情,這就像她現在想到倉儲做管理的寫照她已經變得不想開口說話。我想家裡的能量場對她影響很大。

參考文章:  心靈感應.房子情緒.與能量中心

她的故事也讓我想起住在一塊的二姐妹。姐姐跟我抱怨不知從何開始,莫名其妙被妹妹判了出局不再搭理。

「曾經問過妹妹發生什麼事嗎?」我問她。

「問過了,她說沒事。但對我說話就是冷冷的,回到房間在電話那頭又恢復有說有笑。」姐姐說的一臉無奈。

我還記得有對形同路人的怨偶,從爭吵到無話以對,卻依然可以有默契一起回公婆家省視,無人察覺異狀。這樣的日子過了好些年,太太來找我決定要離婚了。我跟她說:「再給他機會好嗎?我解讀到他比妳內心還苦,他不是你想像的那種人。」我忘不了那太太哀莫大於心死的眼神。她只幽幽的說:「我想要自由!

他們的故事,不禁讓我重新思考什麼叫做「家」。

教育部線上辭典:「親人共同生活的場所。」我想,那是一般人對「家」的傳統概念二人以上才組成,家人能互相扶持,體諒,包容….

但是現在因各種理由一人單獨居住難道就不算「家」?維基百科給了答案:「家是一個作為個人,家庭或部落成員居住的空間,也是人們寄託情感的中心」。

因此總結就是:「家」可以是一個人,也可以是多人(有沒有血緣關係不是重點)共同居住在一棟房子,或可能是組合屋,營帳,船屋或洞穴的地方。「家」跟別的場所最大不同是:它必須可以支持個人精神情感,具有安全感的地方。

有一回,一個朋友在歷經家中二個孩子接連性命交關的大手術以後告訴我,他們一家四個大人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吃晚飯。他們一頓飯可以吃二小時以上,而且是笑聲不斷。

她說這事的當頭,我的孩子弱冠沒多久,正逐漸展開對這世界更多的探索,也衝擊他部分習以為然的價值觀。他告訴我:「我決定要靠自己了」。我一則以喜,一則以憂。喜的是,這孩子長大了,我為他自食其力而驕傲,也為自己重返自由而期盼; 憂的是,當他愈融入社會似乎就離真實的內在愈遠。有時看著他,映照我身為治療師與母親的雙重身分,內心不免百感交集:怎麼跟他說話的時間少到連朋友都不如?

參考文章:   如何分辨小我與高我的聲音

多麼希望時光能倒流!

然,時光看似無情卻也有情。時光從不倒流,唯有放手不回頭看,才能允許自己有往前探路的勇氣。

那一陣子,時不時的,我會將孩子影像調至我的第三眼屏幕,以白光觀想對他說:「對不起,請原諒我,我愛你,謝謝。」。每回做,每回距離就拉近一點。有時,好不容易拉近的距離又因細故退後幾步。 我告訴自己:「沒關係,他需要歷練完整的人生,我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守候。」

參考文章: 如何做超時空(遠距)療癒

如果以量子物理學的觀點,不論是具象的人或是抽象的思想,都是由次原子粒子所組成,我們所呼吸的這口氣,很可能就包含有孔子,愛因斯坦曾經共有的次原子粒子結構。就像某句歌詞所說:再將你我用水調和, 重新和泥 重新再做..,從今以後我泥中有你,你泥中有我」。從亙古到今生,we are the one ,我們從不曾分離,都是有過家人關係的家人們。

在我一人當「家」的時光,我擅用五感感受,不自覺常以為家中坐擁青山,綠水環繞。我的家人何只有血緣的,每每我想到「每個人都曾是媽媽心愛的寶貝」,心就變得柔軟,特別是找我諮詢的朋友們。我從眸子裡,看著他們為尋找生命出口而努力,似乎就這麼化成了祝福,顯化在他們的奇蹟裡。

我心裡還是惦念那個善感的女孩,她想要一個溫暖的家,但面對有憂鬱症的媽媽,冰冷的家庭,如果這女孩短時間無法時空巨移為家庭做出改變,怎麼辦? 

非洲祖魯人對人所表達的關懷會說:”Sawubona,意思是: 「 你好,我看見你了。」。回話者通常會說: “Yabo Sawubona”,代表著:「 是的,我們也看見你了。」 一個人唯有被看見,才算真正的存在。因為這是邀請對方參與彼此的方式。

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,幸福感是一種「集體現象」,而且地緣關係占決定性因素。你周圍的那些人、你經常直接接觸的人,也就是那些成為你心靈鄰居的朋友,是主要決定你能否幸福的人。

我告訴這女孩:「妳需要維持現有專長,工作找遠點的沒關係,去找一群合得來的同事是眼下重要的事。如果情況許可,就搬出去住,走出去,去打造一個讓自己安心溫暖的小窩。即使 一個人叫做家也沒有關係,重要的是讓自己回到『家』感到充滿正面能量。先讓自己力量茁壯,有一天妳才有能力回來幫助家裡。」

選擇搬出去是緩衝之計,並非上策。據我了解,在許多科學研究中,都已經證明: 意識會直接對生命系統產生作用。當其中的「發送者」以冥想方式傳送心智圖像給對象,兩人的生理系統就會開始同步。

你可以這麼做–與家人建立更深層的連結

效果最理想的是與對象手牽手一起做冥想。或者,也可以手握家人照片對他們送出祝福,建立更深層的連結。

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家戴維森,畢生致力找出大腦誘發特定情緒的部位。他特別推崇「自他交換」的慈悲觀法門—方法是先小規模的同情他人,再放寬到對一切眾生的愛。此一禪修開始於觀想:「感謝眾生的善心與愛心」,然後為那些你最親近的人祈禱:「願他們平安健康免於苦痛。」。接著你繼續為好友故友祈福,甚至包括你的宿敵。

這種無條件愛的施與,有助於化解個人疆界,讓我們走出去,進入個體與個體間的空間。只要持續幾個星期每天做這個冥想,就能增進你心中對全人類的慈悲心。

面對心有萬重山的家人,請不要氣餒。也可以多為他們做白光觀想「對不起,請原諒我,我愛你,謝謝。」。滴水可以穿石,它需要的只是時間,只是等待。有時時間換取空間,有時空間換取時間。不論如何,對家人,永遠沒有放棄,只有~愛與寬容。

延伸閱讀:

如何做超時空(遠距)療癒

當你與內心微弱聲音擦身而過…

人生必修課:如何看待與家人關係

為什麼他們老宅在家,走不出來?